行业资讯

首页-红旗娱乐-「直到梦想到手」

2022-11-09 17:15:08 yqs888 0

首页-红旗娱乐-「直到梦想到手」报道,WCBA2022-2023赛季即将开始,李双菲、熊中怡从北师大毕业,正式加入了四川远达美乐女篮。

以后,刘禹彤毕业了,也将“花落巴蜀”。

这令其他女篮俱乐部颇为羡慕——人家摘的这果实,太甜蜜了。人所共知,这些运动员水平都不错,是经过大赛历练的,来了就能用,是“成熟”了的。

鼎汇娱乐

李双菲

鼎汇娱乐

熊中怡

其实,这果实的培养过程也挺不易的,

四川在几年前就开始搞“体教结合”的模式了,和北京师范大学达成协议,进行深度合作,

不只是北师大,四川远达集团和四川金强集团,四川体育职业学院,都进行了共建合作,在四川体育局、篮管中心的协调下,形成了一整套的“体教结合”、“体社结合”。

学校、社会、俱乐部,互相拿出自己的优势来,进行互补,培养篮球新人,这种模式,现在——到了摘果的时候了。

放眼全国,开展“体教结合”的,并非只有四川,也并非只有女篮,其他省份,也有不少很早就走这条路的,合作的不一定是大学,也有中学。

从目前的情况看,四川取得的成绩挺不错,眼看着一个个“成熟”的果子就要放进筐里,不愁今后几年的篮球人才,对于球队成绩,显然有足够的保障。

那么问题来了,体教结合,会不会取代从前的梯队青训?

长期以来,篮球从体制内转向职业化,后备人才的培养,主要还是靠青训,各省、俱乐部建立自己的梯队体系,进行训练,这种状况持续很长时间了。

但是,随着职业化的深入,青训体系,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

1、选材面趋窄。

可能有人会说,中国打篮球的人这么多,往外一走,到处看到打篮球的,这还不好选材吗?

其实,我们看到的这些只是表面现象。市面上那些打篮球的99%离着专业训练相差甚远,基本上都是“玩”。拿篮球强国美国来说,他们有一整套的专业训练体系,从中学到大学,只要你有天赋,基本上就能够接受比较专业的训练。因此,从美国找一批基础好的少年篮球人才,实在太容易。中国则不然,“玩”的人不少,真正找有专业素养的好苗子其实并不容易。

对于家庭来说,让孩子从小进入球队青训体系,走上篮球道路,这其实是个冒险的赌博,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最后打到一队,如果淘汰,那么将浪费文化教育的时间。因此好多家庭是不会允许自己的孩子去学篮球的,哪怕是他的条件很好。

因此,我们有14亿人口,但是青训的选材面,并不大。

2、“竹篮打水”的危险在增加

这两年,各俱乐部都不局限于自己的“一亩三分地”,而是深入全国各地,举办训练营,挖掘人才,那些“财大气粗”或是人脉广的,更是直接从别人的青训树上摘桃子。

刘金雨,李佳哲,都是辽宁青训出来的,现在南下广州了。

李添荣、戴昊、李弘权等球员,被上海给“买”走了。

这种事情并不是个别的,从全国层面来看,以前有,现在有,以后还会有,这让好多俱乐部觉得冤枉,训练好几年,结果却是竹篮打水,简直是有苦说不出来。

其实,细究原因,也不能完全说是“买方”不够意思,毕竟俱乐部运营本身就是个生意,人才流动不可能完全阻住,只能说——这是目前市场化不充分,造成的尴尬。

……

体教结合,能够完全解决青训梯队体系中的问题么?

当然不能,但是它给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与使用,打开了思考的空间,以后中国篮球该走什么道路,必然是一个摸索前进的过程,体教结合,体社结合,青训梯队,业余教育,各种形式肯定有一个长期共存的过程。

但是,有一点须注意:篮球体制的根基,正在动摇!

这个是毫无疑问的。

只一味地死守青训,是不明智的。

从广义上说,体教结合,体社结合,也是青训的一部分,因此,把它看作是青训的发展与扩大,才是比较恰当的。以后随着市场化的逐渐提高,形式越来越丰富,是大趋势。